河北思達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思達環境)是河北省新型研發機構,致力于新型環??蒲谐晒难邪l和應用,擁有多項創新的環保技術,適用于工業廢水深度處理達標排放,技術成果來源于研發團隊獨立研發以及與國內外研發機構合作研發。思達環境聯合國際學術和工業研發機構以及國內知名高校針對政府、產業和行業關區域性環保需求為導向,科學設定重點研究內容,從而保證科研技術成果的國際領先性,并著力推動科研技術成果轉化。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科研技術團隊,研發團隊包括美國工程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及中科院百人計劃專家,擁有博士后、博士及碩士研究人員100多人。
1、國際頂級開放式服務平臺
思達環境搭建了開放式研發服務平臺,實現高端科技資源智聯共享。聯合國內外知名研發機構,引進高端科研人員,通過建立高效的研發機制,打造國際研發平臺的智聯網,實現國內國際高端資源的智聯共享。目前,公司與美國耶魯大學、佐治亞理工學院以及國內知名高校等科研機構建立了新型合作關系,為政府政策制定、高校學科建設及課題攻關、研究機構及產/行業客戶面臨問題,提供人才智力和技術服務,搭建“政產學研用”開放式服務平臺。實現國際頂級科學家、工業專家、院士、教授等科技人才共享;實現國際先進科技理念、研究方法和工程經驗的共享;實現國際前沿科技技術、專利成果的共享。
2、主要開發和服務內容
以市場為導向,開展國際前沿技術研發。將圍繞政府、產業及行業問題需求,采用市場尋題、思達問診、國際專家+研發團隊解題的工作模式,開展咨詢及技術研發服務工作。
研究開發及服務內容: 針對有環境需求的產業包括:石油、煤化工、化工、農藥、醫藥、電池等,展開污水、 固廢及廢氣情況調研和處理技術研究。為政府提供各產業區域性污染情況報告、解決實施方案及技術路線確定。對有治理需求的企業,提供技術服務,通過小試及中試優化工藝參數,為客戶提供低成本解決方案。
3、專注領域
農藥、煤化工、醫藥、印染等工業污水處理的工藝設計、方案制定、項目實施等。主要廢水處理工藝技術包括:臭氧催化協同氧化、電化學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陶瓷膜超濾、曝氣生物濾池、流動床膜生物反應、硝化反硝化生物脫氮、氣浮等。實驗室具備上述污水處理技術的實驗驗證與相關分析能力。
分析測試能力包括:化學需氧量(COD)(快速法、國標法)、生化需氧量(BOD)、總磷、TOC、氨氮、總氮、硝酸鹽、亞硝酸鹽、氰化物、懸浮物、色度、濁度、硫酸鹽、硫化物、含油量、鈣、鎂、鐵等;ZETA電勢;紅外光譜;BET比表面積;原子吸收;粒徑及粒度分布等。
4、主要儀器設備
序號 | 名稱 | 品牌 | 型號 |
1 | 多參數水質測定儀 | 連華科技 | 5B-6C(V8) |
2 | BOD測定儀 | 連華科技 | LH-BOD601 |
3 | 直流電源 | 北京大華 | DH1718G-4 |
4 | 電導率測試儀 | 上海雷磁 | DDBJ-350 |
5 | 臭氧發生器 | 青島國林 | CF-G-3-5g |
6 | 臭氧濃度檢測儀 | IDEAL MACHINE | UV-2100 |
7 | 電催化反應器 | 自制 | |
8 | 電化學工作站 | CHI660E | |
9 | 一體化纖維豎片濾池 | 上海宇豪 | |
10 | 電化學反應器 | ||
11 | 臭氧反應器 | ||
12 | 電子天平 | 賽多利斯 | CPA225D |
13 | 比表面及孔徑分析儀 | 貝世德 | 3H-2000PS1 |
14 | 分光光度計 | HACH | DR1900-5C |
15 | AO生化反應器 | AO-2 | |
16 | 電子天平 | 梅特勒 | MS304TS |
17 | 水質測定儀 | 連華科技 | LH-3BA |
18 | UASB厭氧生化反應器 | UASB-1 | |
19 | 硬度數字滴定器 | 哈希 | 2063900-CN |
20 | 多參數分析儀 | 哈希 | HQ30 |
21 | 有氧厭氧呼吸儀 | RSA(美國) | PF-8000 |
22 | TOC測試儀 | 島津 | ALI-L |
23 | 生物顯微鏡 | TECH | |
24 | 電動離心機 | 80-2型 | |
25 | 紅外分光測油儀 | 華夏 | OIL480 |
26 | 回流消解儀 | 奧盛華 | 6B-10C |
27 | ZETA電位測定儀 | ZETASIZER | Nano series |
28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 Rayleigh | WFX-130B |
5、專家簡介
(1)John Charles Crittenden(約翰·查爾斯·科瑞譚登),男,出生于1949年11月12日,畢業于密歇根大學化學工程專業,土木工程與環境工程博士學位,2002年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2013年12月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現任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布魯克貝爾可持續發展學院院長,2018年3月引進到河北思達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任研發主任。
John Charles Crittenden教授主要從事空氣凈化,離子交換,高級催化/氧化,吸附及地下水傳輸等領域的研究工作研究,擁有三個申請專利和四個軟件的著作權。重點關注城市系統中水、能源土地利用和交通以及經濟發展的相互聯系,考察不同決策對城市發展的影響,從而尋求可持續性的未來,提出的“可持續城市基礎設施”概念。
John Charles Crittenden教授今已獲得20多個獎項和榮譽稱號,其中重要獎項包括1980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頒發的Rudolph Hering Metal獎、1989年獲得美國水協Publications獎、1991年獲得沃爾特研究獎、2000年獲得環境工程及科學教授協會最佳學術文章獎、2008年美國化學工程師協會在100周年慶典上將John博士評選為現代100位杰出化學工程師之一、2015年收獲克拉克獎等。
John Charles Crittende教授發表了120多篇學術論文,135個報告或會議稿件,論文飲用次數超過2300次。
(2)Menachem Elimelech(梅納赫姆·埃利梅萊赫),男,出生于1955年7月19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畢業,博士學位,2006年入選美國工程院院士,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現任美國耶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2018年3月引進到河北思達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任首席技術官。
Menachem Elimelech教授主要從事研究包括新型膜分離過程和技術的研發,新型膜材料的研制,防止膜污染的膜表面化學修飾,利用納濾膜去除新型水中污染物,基于膜分離的脫鹽技術(例如反滲透,正滲透以及膜蒸餾),以及應用納米材料來提高膜性能。主要研究包括:1. 基于膜分離的節能型脫鹽和污水回用過程 2. 基于滲透壓的可持續水資源和能源生產 3. 納米材料環境應用 4. 發展中國家水資源和公共衛生。
Menachem Elimelech教授曾被授予了數項重要獎項,其中重要獎項包括:意大利總統頒發的國際埃尼獎(Eni Award),該獎項被廣泛認可為環境與能源領域的諾貝爾獎、1994年獲得了凱克基金會工程教學優秀獎、1996年被授予沃爾特胡伯土木工程研究獎、2002年被授予接觸論文獎、2004年被耶魯大學文理學院研究生院授予研究生指導獎、2005年被授予克拉克獎、2006年被授予馬爾科姆皮爾尼/環境工程與科學教授前沿研究獎、2008年被授予環境化學工程中的勞倫斯塞西爾獎、2012年收獲耶魯大學博士后指導獎等。
埃利梅萊赫教授在雜志上發表了超過300篇的文章,其中包括科學和自然雜志的邀請綜述,埃利梅萊赫教授目前共指導過33位博士和24位博后的工作。
(3)喬治·凱瑞·帕特里克,畢業于克萊姆森大學,具有40多年的化工工藝設計經驗,在化工工藝模擬,化工工藝參數優化,及化工工藝設計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帕特里克曾經服務過的工業行業包括石油化工、精細化工、造紙、印染、冶金等,覆蓋亞洲,歐洲、北美等幾十個不同國家和地區。主持及參與過上百個大型化工項目的技術開發、工藝優化、工藝設計等,如磷酸鹽生產工藝開發、乙腈純化工工藝設計等,在化工行業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4)王建學,是國家中組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同認定的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013年度,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科技創新創業人才,是山西省“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首席專家, 2018年4月加入河北思達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現任總工程師,主要負責國際合作,開發新型環境工程技術研發以及具體技術實施。
主導研發的多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獲得專利40余項,曾在雜志上發表了近30余篇的論文,多次參與行業用書的編撰。著作包括作為第二作者參與編纂被評為“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的《彈性力學》
主持實施的項目獲得多個重要獎項,其中礦井回風源熱泵系統及配套技術研究獲得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辦法的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煤礦廢熱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技術”榮獲由中國節能協會頒發的“2011節能中國十大新技術應用獎”。
作為最早將熱泵技術引入煤礦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之一,2003年,在濟寧天安礦業集團星村礦主持完成全國首個在全礦區范圍內取消燃煤鍋爐的煤礦水源熱泵項目,用于煤礦建筑供暖(包括夏季空調)、井筒防凍、洗浴熱水,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王建學多次作為組委會、學術委員會重要成員、專題主席、大會秘書等,參與土木、采礦與石油工程耦合現象國際研討會、2001年ISRM國際Symposium-2nd亞洲巖石力學研討會、第六次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的新型工程材料國際研討會等重要國際會議。